图解新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十八大以来,多轮巡视风暴形成强烈震慑,被制度反腐专家称为“先头部队”的中央巡视组,促使整个反腐败局面得以改观。8月13日,新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在千呼万唤中正式“出炉”,巡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此版巡视工作条例的出台来之不易,“含金量”更是相当高:
它凝聚了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科学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发表与巡视有关的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确立了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即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做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
它更是源于中央纪委对巡视工作的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创新。随着7月初启动的新一轮巡视,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已推进了七轮,涉及118个地区、部门和单位。据媒体初步统计,至少有10余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的线索来自中央巡视组,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海南原副省长谭力、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陈铁新、遵义原市委书记廖少华、天津市原公安局长武长顺、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隋凤富、河北省委组织部原部长梁滨、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以及山西“塌方式腐败”落马的7名省部级官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央纪委紧紧围绕发现问题的总要求,不断创新巡视方式。这“七种武器”助推新版巡视工作条例最终出炉。
武器一:“三个不固定”
2013年开启的第一轮巡视就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即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
巡视组长不搞铁帽子,一次一授权,建立和完善组长库。“组长人选‘一次一授权’,增强了机构和人员的动态性”。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这项变化让一些想打“人情牌”的被巡视单位很难提前“做准备”。
“以前,组长都是一人任职,任期内基本不会改变,更像是一种人事或官职安排。现在‘一次一授权’,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也能提高巡视人员本身的责任感”。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
在做实做细做足巡视前准备的基础上,中央还要求,巡视组要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级”了解情况,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纪检监察机关派员全程参与巡视,等等。
巡视组加强与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沟通,了解哪些人的反映比较多,对哪些人、哪些事感觉不踏实;搞好个别谈话,在保证谈话基本面的前提下,抓住谈话的重点人、重点事,包括刚离开岗位的领导、关键领域和部门相关人员、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等,从他们那里了解重要信息;向审计和业务监管部门了解情况,拓宽发现问题的视野;对重要问题线索进行深入了解,协调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
依靠这些灵活机动、针对性强的巡视方法,2013年,10个中央巡视组先后分两轮对20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展开巡视,发现了被巡视党组织在“四个着力”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其中有价值的线索比过去增加了5倍。
武器二:专项巡视+回马枪
2014年,在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视全覆盖的同时,又探索开展了专项巡视。从2014年11月24日开始的中央第三轮巡视工作对13个单位的巡视全部为专项巡视。根据中央安排,此后大多数巡视任务都通过专项巡视来完成,成为巡视工作“新常态”。
专项巡视打法“灵准狠”、节奏“短平快”、人员“专兼广”,是改进巡视工作、创新巡视方式的重大举措。
不同于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指向明确,循着问题线索而去,哪里有问题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可以针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或针对已巡视过的地方和部门杀个“回马枪”,把巡视从程序、时间、对象等固化模式制约中解放出来,不拘泥于复杂的工作流程,突破对象类别、巡视批次、条块级别等限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心存侥幸者感到震慑常在。
武器三:中央+省级“双剑合璧”
按照中央要求,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省级巡视基础作用,“双剑”合璧发力,上下联动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自2015年1月开始,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启动省级巡视工作,有的甚至开展了第二轮。
“与中央层面的巡视相比,省级巡视则是将这种监督职能进一步向下延伸。”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周淑真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而问题也会错综复杂。所以中央的巡视只能集中于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对于微观层面的问题,尤其是来自基层的问题需要省级巡视来完成。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地方加大了纪检工作力量,并新设执纪监督机构,扩充办案人员,精简纪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通过这样的“增减”让地方纪委更加聚焦主业。此外,从地方对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来看,多地均设立了省委“五人小组”来完善巡视领导工作,增加了省委巡视组的数量和巡视频次。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有超过半数的省份建立或正在建立“五人小组”听取巡视汇报制度。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多地均设立了省委“五人小组”。
武器四:85份“巡视整改清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形成了85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
小官巨腐,能人腐败,领导干部“一家两制”,玩风甚重,山头主义,团团伙伙,拉票贿选……这些均是巡视反馈的“问题清单”里频频出现的一些“新词”“狠话”,越发尖锐犀利的语言,更是直击暗疮。
新词背后既是巡视模式的创新,也是一份承诺,把问题抖搂出来,然后就去解决它。
另外,细读这些“巡视清单”,更有利于“把脉”当前反腐形势,为下一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找准着力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巡视清单上新词语频频出现,说明巡视工作发现问题的水平大幅度提升。
武器五:去神秘化
2014年12月中旬,中央纪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在央视黄金时间段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还俯下身子走草根路线,与广大网民拉近距离。在2015年元旦期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了客户端。其中《我是你的眼》的“近距离”专栏,分别从“一封举报信的历程”和“走进来访接待大厅”两个角度,详细披露中央纪委信访室如何受理举报。
同日,中央纪委信访室受理来信举报的现场首次以图片形式曝光。次日,中央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受理来访的画面也首次对外公布。
这一系列“去神秘化”动作让中央纪委的一些具体工作更加透明化。作为拥有监督执纪问责权力的监督部门,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不仅仅是权力透明化的体现,其从“幕后”走上“前台”并且勇于出击、不断出击,还能拳拳到肉、刀刀见血,更是中央“认准人民反腐期待”并将这种期待变成现实的最直接体现。这让公众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武器六:巡视组长“一托二”+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
2015年首轮中央巡视打破惯例,采取分领域、分行业的巡视方法,首次实行“一托二”的形式,即每个组巡视两家单位,并抽调了10名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主席担任副组长;7月2日全面启动的2015年第二轮中央巡视,继续打破惯例,出现了13位首次参加中央巡视的副组长。
2015年4月2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历史上四品、五品官照样当钦差,只要有中央授权,有责任担当,级别低一些的也能当组长;只要有能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就可以抽调到中央巡视组”。
这样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更有利于发现共性问题,破解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难题,是巡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创新。
武器七:全覆盖
十八大以来,中央前四轮巡视已实现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2015年的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出,中央决定今年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这意味着,巡视工作将迎来第二个“全覆盖”。
2014年底,中央纪委首次向中办、中组部、中央统战部等7个党和国家机关派驻了纪检组,中央纪委向党的工作部门和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派驻纪检组,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新设7家派驻机构,是实现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全覆盖的重要一步。
2015年又将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纳入中央巡视范围,均体现出“全覆盖、无死角、不遗漏”的纪检监督思路。
可以预见,今后的巡视工作将会以新版巡视工作条例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制定完善配套制度,从而逐步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条例为主体、以相关配套制度为支撑的巡视制度体系,确保依规依纪开展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