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动态

"深化司法改革 破解案多人少"难题高端论坛在洛阳召开

发布日期:2018-05-19 08:00:00

在推进司法改革过程中,如何化解“案多人少”这一突出矛盾?5月14日,在河南洛阳,由人民日报社、中国行为法学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共同主办,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深化司法改革,破解案多人少司法难题”高端论坛给出了答案。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记协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何崇元,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行为研究会会长、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专员戴俭明,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会长卓泽渊,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原所长孙佑海,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院长助理王韶华,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巡视员于新年,洛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孟铎,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全世杰,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徐祥民等。 

来自河南、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辽宁、云南等地的法官和法学专家共约18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记协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何崇元在论坛致辞中说,此次论坛围绕如何解决“案多人少”这个主题,深入探讨,积极交流,凝聚共识,对于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指导人民法院的审判实务,具有重要意义。

洛阳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曲海滨介绍,为解决“案多人少”矛盾,洛阳中院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改革的龙头,与审判权改革、审判保障提升等工作统一部署,确立了“优化诉讼服务、细化审判责任、强化审判保障”的总体改革思路,最大限度地便利群众诉讼,最大限度地方便法官办案,“案多人少”矛盾得到大幅缓解。

据了解,洛阳市中院2013年被确定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后, 首先,组建新型合议庭,规范审判权运行,推行全员公开述职,破除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有力的激发了法官的办案积极性。
  其次,该院大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集约管理事务性工作,让法官专注于案件裁判。2015年8月,改扩建后的洛阳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机构扁平化、管理集约化、服务一体化”,成为洛阳法院的惠民之窗、为民之窗、服务之窗,这一全新的诉讼服务模式被省法院张立勇院长称为“洛阳模式”。   最后,理顺体制,集中审判保障力量。将原审判保障局、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技术处等部门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新的审判保障局,解决了以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服务保障质效。   在洛阳市中院诉调对接平台的基础上,洛阳市委政法委整合全市调解资源,成立了洛阳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刚成立的一个月就受理各类纠纷87起,成功调处38起,调撤率达43.7%。

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制约基层法院办案效率的因素”、“洛阳中院大诉讼中心建设”、“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成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解决“案多人少”司法难题的相关建议。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并深入了解了洛阳市中院“大诉讼服务中心”与洛阳市涧西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做法和经验。

论坛开幕式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全世杰主持。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民生周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法制网、凤凰网、民生网、中国法院网、正义网以及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电视台等媒体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