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阅读这份以写实为主、引用较多数据甚至具体案例的白皮书,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是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关键一年,从新发布的白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权行动计划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落实。取得如此巨大成就,靠的是什么?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让民众获益
人权专家表示,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果丰硕,得益于执政党努力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去年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舆论认为,“四个全面”统筹协调了发展与改革、治党与治国、内政与外交大计,其最终目标是为13亿中国人民增加更多福祉。这也是中国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目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李云龙认为,近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不断得到强化,国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虽然2014年我国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困难比预料的多,但是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并没有放缓,物价也保持了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还在继续完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李云龙说。
依法治国是坚实保障
一份人权白皮书,展示的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成就,更彰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也对社会人权意识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把人权发展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框架和轨道,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实。而通过中国人权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每个人都将能更好地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梦想成真的机会。>>
专家表示,我国的人权保障正加速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将国家意志落墨为明确的法律和规划,为人权事业保驾护航。>>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屡次将“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命题提出,这是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重申。刑事司法最能体察人权是否在司法中得到保障,因为它关涉人的生命、健康和自由。在刑事司法中,非法证据排除以及冤假错案纠正等具体规定,对于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各级人民法院对5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纠正一批包括“呼格吉勒图案”在内的冤假错案,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办案人员的责任。检察机关同样把严防冤假错案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对从申诉或办案中发现的“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冤错案件,认真复核证据,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监督支持人民法院纠错。 >>
反腐有效遏制公民权利受到侵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的《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201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改进作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治国理政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反腐看似与人权不搭界,但息息相关。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常务主任常健认为,政府权力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公民的权利,但是腐败是政府权力的滥用,政府官员如果滥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力,肯定会损害公民权利,甚至侵犯公民权利。反腐败就是在保障人权,这两年中央的反腐力度,世人有目共睹。 >>
“中国是一个政府在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对公众影响相对较大。在中国,腐败行为侵害人权的后果更严重。因此,中国的反腐行动具有更深刻的人权保障意义。”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健说,中共近年来密集出台系列反腐规定,加强了反腐败预防和监督体系建设,强化了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保障了公民权利。 >>
相关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阐述中国人权事业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