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新闻法治学术峰会在京召开
2020年1月11日,第八届中国新闻法治学术峰会暨中国新闻舆论与传媒法治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本届学术峰会主题是“新闻法治•舆情规制”。峰会颁发了优秀论文奖、中国新闻法治传播奖,发布了以舆情和社会公共安全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发布了年度新闻法治事件和虚假舆情事件传播,同时设置了两个分论坛。
本届峰会由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司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新闻研究中心、法治周末报社、人民法治杂志社等10家单位联合主办。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孙立军副处长及知名专家学者张建伟、王四新等出席峰会并发言。
中国新闻法治优秀学术论文奖
为推动新闻法治学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本届学术峰会评出了“中国新闻法治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9名。据介绍,今年参评的作者积极踊跃,论文质量和水平普遍较高。论文作者来自全国各地法律界、媒体、高校和研究机构。主办方把获奖论文集现场赠送给有关国家机构和合作高校。据介绍,中国新闻法治学术峰会每年都把重点放在论文的征稿和评奖中,八年来,作者参与人数近四百人,获奖作者近百人。通过论文的评奖,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的提高。
201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新闻法治事件
本届峰会公布了“201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新闻法治事件”,分别是:1.201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云南孙小果案涉案人员均获刑,孙小果被判处死刑。3.两部未成年人法律大修,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4.最高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规定高空抛物入刑。5.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6.2019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7.陕西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揭开汽车行业乱象。8.湖南操场埋尸案一审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杜少平被判处死刑。9.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被写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10.《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发布。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总结,中国新闻法治学术峰会每年都会发布年度新闻法治事件。这些事件首先具备很强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有较强的新闻性和传播价值。
2019年度十假舆情事件传播
本届峰会首次公布了“2019年度十假舆情事件传播”。经过多媒体传播手段开展了问卷调查,统计出十件对社会颇具不利影响的虚假舆情。据与会专家介绍,对虚假舆情信息的公布起到了社会警示作用和普法宣传作用,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度十假舆情事件传播分别是:1.警方公布人贩子“梅姨”第二张画像。公安部辟谣:非官方公布的信息。2.儿童走失, 家长须等24小时再报警。公安部:属谣言,应第一时间报警。3.2020年起汽车不安装ETC就不能上高速。交通运输部:未装仍可上高速。4.央行停止印钞,中国将进入无现金时代。解放日报:这是条假新闻。5.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利器。中
国科协:尼古丁含量超过传统卷烟。6.中国大学的985、211工程正式取消。教育部官网:统筹为“双一流”建设。7.北京民航总医院杀医案患者治疗费全免。朝阳医院:院方垫付并非免费。8.居民水电费欠缴会影响个人征信。央行官网:忘缴水电费上征信是谣言。9.私立幼儿园将退出历史舞台。教育部:系政策误读,根本不存在。10.养老金15年后将耗尽,80后退休可能领不到养老金。人社部:完全能够保证足额发放。
中国新闻法治传播奖
本届学术峰会评出2019年“中国新闻法治传播奖”。荣获该奖的单位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律师来了》和法制网两家单位。同时评出了山东广播电视台《仲裁服务进百企》直播栏目获“中国新闻法治传播"策划创意奖。
《律师来了》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普法栏目,通过律师对案件的解读传达给受众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常识,起到了答疑解惑的普法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好评。他们一直走在普法宣传的一线,努力为每一个求助者带去公平正义,传递法律的善意与法治的阳光。
法制网隶属于法制日报社,是国内专业的从事法律宣传的新闻网站,在国内法制媒体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法制网是依法治国的舆论阵地,法治理念的传播基地,法律知识的网上课堂,法治实践的全景展厅,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精神家园。法制网采取了“白+黑和5+2”的24小时新闻发布制度,坚持”时度效”的标准,形成了“法治中国,一网牵挂”的品牌。
山东广播电视台与济南仲裁委联合推出的《仲裁服务进百企》系列融媒体直播活动,为企业打造区域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援助,受到了广大企业主和投资者的欢迎,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首先尝试了案件解读、线上线下互动的仲裁服务,塑造了独特的法律宣传模式。经专家评审,授予山东广播电视台《仲裁服务进百企》直播栏目“中国新闻法治传播"策划创意奖。
新闻舆论助推应急进步与安全发展报告
在本届学术峰会中,组委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新闻舆论助推应急进步与安全发展报告——新闻视角下的公共安全2019~2020》。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一直处于“媒体聚焦效应”之中,也多次成为社会热点,被主流媒体和网民高度关注。
此报告共分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理念转变,由“以救为主”转变为“以防为主”;二是聚焦重点,优先解决公共安全的“短板”问题;三是专群结合,切实提升应急救援力量专业化水平,四是齐抓共管,构建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无缝隙网络;五是科技支撑,信息化与智能化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六是精细服务,打通提升民众安全感的“最后一米”;七是自救互救,培育合格第一响应人和社会安全员;八是共建共治,搭建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安全体系;九是规划先行,前置防控与根源治理公共安全风险;十是考核优化,形成风险防治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在新闻舆论助推下,2020年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将进一步从全流程、专业化、精细化、长效性的发展和进步发力,促进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9年度中国舆情管理现状蓝皮书
在本届学术峰会中,组委会与领高舆情共同发布《2019年度中国舆情管理现状蓝皮书》,用详细数据总结了2019年舆情管理现状概况。
报告指出,2019年国内舆情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国内舆情监测现状:使用率不低,满意度不高。2.舆情安检现状:依托监测软件跨界检查, 重点目标排查手段欠缺。3.舆情预案现状:缺乏科学预案, 临时应对普遍。4.舆情处置现状:与媒体交流效率低下,信誉处置重视不够。5.舆情优化现状:90%侧重点集中在搜索引擎,与互联网平台沟通不畅。6.舆情办公现状:制度建设偏强,管理执行偏弱。针对2019年国内舆情管理现状,报告提出了三个改进建议。遵循舆情管理“三个基本价值不变”;依照舆情管理“专业流程办事”;采用舆情管理“高效处置技巧”。
报告同时对2020年国内舆情管理趋势做了预测。2020年国内主要舆论场趋势一、政府回归主场应对;趋势二、小众舆情成舆论场中心,个人IP话语权全面崛起;趋势三、大批社会名流人设崩塌;趋势四、官媒同盟作战将成常态;趋势五、平台对大V/KOL 封号成常态;趋势六、企业舆论场将成重点爆雷区。
报告还预测,2020年起中国将进入区块链舆情时代。国内舆情管理风控将从“以公众为中心”,进入到以“每个人为中心”的区块链新时代。
据有关舆情专家介绍,国内目前缺乏一份完整的舆情管理现状年度说明,此报告的发布将填补国内舆情研究该领域空白。
中国新闻舆论与传媒法治论坛
在中国新闻舆论与传媒法治论坛中设置了两场分论坛,论坛主题分别是“舆情引导与社会治理”“舆情传播与法律规制”。参与论坛的嘉宾大都是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
在“舆情引导与社会治理”分论坛中,大家积极讨论了舆论传播的影响力必须赋予正能量,必须发挥社会疏导、消化和转化的力量。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人民法治》执行总编陈惊天博士主持了该论坛。有专家指出,舆论引导离不开政策的引导,离不开信息数据化。政府和百姓要共享共治,同时注重沟通。社会治理要建立起有互信机制和诚信机制。
在“舆情传播与法律规制”分论坛中专家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信息现代化加快了融媒体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规范对法律规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有些规制措施赶不上技术的发展,往往出现法律的漏洞和边缘化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专家建议,法律研究要提高信息化科技水平,要与科技发展同步,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印波博士主持了该论坛。
本届峰会学术性,规格高,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从业者,还有公检法实务部门、律师界代表共有200多名嘉宾出席了峰会。
据介绍,中国新闻法治学术峰会起始于2012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是我国新闻界和法律界跨学科融合研究的最高规格、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也为新闻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历经八年的发展,中国新闻法治学术峰会已形成了极具社会效应的学术品牌。在未来的发展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强新闻法治学术的研究和探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