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下午,中国行为法学会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研究分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生态筹委会”)、生态环境智库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生态智库会”),召开办公会议。学习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议精神和董治良会长的重要讲话,就做好下一步“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库会”工作,研究了贯彻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议,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在行为法学会党总支的领导下,在全体理事及秘书处的共同努力下,选举产生了学会新的领导班子、常务理事、理事及秘书处组成人员;修订了学会等章程;聘任了学术委员会人员。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党的意图与全体理事及会员意志的高度统一。我们充分相信在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会各项工作一定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新局面。
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认为,“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库会”是行为法学会的下属单位。董治良会长所作的《迎接行为法学研究绚丽的明天》讲话,就加强学会党总支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规范决策机制,加强自身建设,让学会活动回归学术研究和法律普及本位;设立监察制度,处理学会投诉事务和违章行为;支持巩固重点论坛,适时建立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大局的法治论坛;合理布局地方区域法治研究基地,形成服务国家建设大局的法学库;加强学会横向联系,形成法学研究合力等,对学会自身和分支机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和发力点,为总会工作增光添彩。
会议研究确定,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牢牢坚持政治建会的方向。“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库会”的全部工作,要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总会工作要求同频共振。
第二要加强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着重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一是“生态筹委会”要立足于走精兵之路,分会领导成员要善于学习,善于决策,善于实干,善于团结,成为干事创业的核心。秘书处人员,要守土有责,勤奋敬业,严以律己。二是“生态智库会”的成员构成,要尽量吸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人员为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执行力,确保“生态筹委会”的工作贴近中心,服务大局。三是拟设立学术委员会,聚合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形成的学术成果有较大的影响力。四是制定理事、常务理事的门槛条件,宁缺勿滥,保证理事参政议政,落实民主集中制,行使好参与权、监督权。
同时,要十分重视加强“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库会”的机制建设,年内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体系,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第三开展专项调研活动。一是要围绕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意见,年内启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行”专项调研活动,力争形成有份量的调研成果,为有关部门决策服务。二是组织力量,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台帐,形成生态环境专家库、法律法规库、典型案例库、重要论文库、重要数据库、行业库等等。三是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高端论坛的长效平台,年内组织一次生态环境保护高端论坛,创出特色品牌。
第四建立宣传阵地,开通“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库会”网站。目前网站已初具规模,正在试运行。要着坚持为生态环保主体提供智力服务的宗旨;建立负责任的专兼职网站队伍;规范发稿程序;进一步提高发布信息的质量,打造“拳头”栏目,扩大学会的影响。
会议决定,建立重要工作请示和重要工作报告制度,对“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库会”重要工作,及时通过《工作信息》向总会和总会领导报告。
“生态筹委会”“生态智委会”秘书处 2020年6月24日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