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动态

“新时代的软法与行政诉讼”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

发布日期:2021-01-15 08:00:00

“新时代的软法与行政诉讼”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圆满召开

 

 


2018年12月15日,“新时代的软法与行政诉讼”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市北邮科技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北京大学法学院软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政法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行政诉讼法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实务部门的近八十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济济一堂,共同就新时代的软法与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等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顾问陈斯喜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所长何家弘教授,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姜明安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高家伟教授主持。为深切缅怀、纪念罗豪才先生,会议的第一个环节是为罗豪才老师默哀1分钟。在第二个嘉宾致辞环节,何家弘教授提出硬法不硬,软法其实也不软,形成法治的行为习惯对推行法治十分重要。陈斯喜主任从新时代、软法、行政诉讼三个主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其次,要实现软法、硬法的有机统一实现良法之治;最后,要坚定法治理想努力完成法治建设目标。姜明安教授剖析了现实对软法治理提出的六项新要求,以及在此背景下推动软法治理的五项新举措。焦洪昌教授强调人大应发挥其在合宪性审查中的突出作用,通过改变或者撤销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的方式以维护宪法权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开幕式的最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会长沈岿教授做了“‘为了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及超越”的主题报告,对罗豪才先生提出平衡论及软法概念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表达了对罗豪才先生推动软法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感激和怀念、对软法未来将会取得更多超越性进步的鼓舞和期待。

本次年会分设“新时代的软法理论与实践”“软法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三个主题研讨单元。“新时代的软法理论与实践”主题单元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熊文钊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王万华教授共同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翔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柔性合宪性审查”的主题报告,重点分析了“合宪性审查”这一词语的内涵,以及宪法学科在柔性的合宪性审查体制下应发挥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戚建刚教授发表了题为“党政机关合署的行政法三大基础问题之探讨”的主题报告,围绕党政机关合署出现后对行政法的调整范围、行政主体的理论、行政法的体系结构这三大基础问题产生的挑战进行了讨论。青岛大学法学院门中敬教授发表了题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的政府法治”的主题报告,分析了中国40年来法治建设进程中存在的行政政治性功能丧失;党内法规、社会法规范重视不够;用制度控制行政的功能欠缺;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认识存在误区;对行政的认识有待深化这五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成协中教授发表了题为“软法中的法理”的主题报告,通过详细论述法的强制性、规范性、实效性这三个基本特征,阐明了软法存在的正当性,以及软法概念的提出对促使人们尊重和关注大量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软法规范的重要意义。南开大学法学院王瑞雪老师发表了题为“政府规制中的软法工具研究”的主题报告,从论证“软法工具”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出发,对软法和法律工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查云飞老师发表了题为“软法与硬法的良性互动”的主题报告,通过介绍欧盟的监察专员制度和良好行政指标体系,试图阐明行政指标体系对落实软法和硬法的功能。与谈环节,包万超、李昕、刘长秋、宋华琳、邢鸿飞、梁剑兵对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论与提问。

“软法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主题单元由《中国法学》副编审吴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李洪雷教授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卢超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装置中的司法建议”的主题报告,分析了现行行政诉讼法中的附带审查装置将刚性的审查标准和柔性的司法建议手段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中国社科院大学法学院伏创宇副教授发表了题为“规制软法行为的合法性空间”的主题报告,论述了高校校规和国家立法在认定学术抄袭中的功能定位问题,强调软法规制在认定学术抄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郑雅方副教授发表了题为“软法对行政诉讼规则的发展”的主题报告,从政治和行政的关系,规范和事实的关系两个角度说明了软法对行政诉讼规则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山西大学法学院殷守革老师发表了题为“和解在行政中运用的法理、风险及其控制”的主题报告,强调罗豪才先生提出的平衡理论和软法治理对行政和解制度的支撑,同时具体分析了行政和解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山西省临汾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东红发表了题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软法理论”的主题报告,从需求侧角度分析了软法的概念、本质、表现形式、应用领域、意义、作用、模式七个方面的问题。与谈环节,李凌波、胡萧力、朱芒、毕雁英、韩春晖、肖金明对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论与提问。

“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主题单元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罗智敏教授和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黄茂钦教授共同主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刘行副庭长发表了题为“相对剥夺感与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的主题报告,强调软法治理中的信任、尊重、包容对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性。北京市一中院行政庭魏浩峰法官发表了题为“行政诉讼本质的再认识——基于软法观的反思”的主题报告,讨论了行政诉讼当中存在的司法政策、指导案例、公共政策、司法建议这四类软法现象。北京市一中院行政庭肖克法官发表了题为“从行政争议的类型化迈向实质化解决”的主题报告,从行政争议类型化的必要性、思路基础和意义,理清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这几方面对行政争议类型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陈国栋副教授发表了题为“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采砂权纠纷的诉讼路径”的主题报告,从江西省采砂权纠纷的案例切入,凸显采砂权之类的合同应被视为行政合同,相应纠纷应作为行政诉讼处理的命题。湖南大学法学院罗英副教授发表了题为“电商平台自治规则的类型化思考”的主题报告,分析了电商平台自制规则的定位和功能、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杰老师发表了题为“民间规范与软法关系再探”的主题报告,从“礼法”和司法实践两个视角出发,对民间规范与软法在正当性基础和法律适用问题上存在的不同作出了区分。与谈环节,赵峰、王天华、陈天昊、陈雷、刘权、蔡乐渭对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评论与提问。

下午五时,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闭幕式由成协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高家伟教授致闭幕辞。王锡锌教授首先表达了对罗豪才先生的致敬,随后提出了三点感想,一是今天和未来的软法研究要秉持一种面向问题的态度和开放性的研究精神;二是要注意概念本身的相对确定性和规范性;三是用软法的理论和框架概念做实际问题研究时既要注重描述性和解释性,又要保持反思性和批判性。高家伟教授首先强调了开展软法年会的目的:每次年会都要把软法的理论研究推进一步,争取解决两三个问题,把软法落到实处;接着对本次年会的报告和研讨成果做了细致的梳理和精炼的总结,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把软法进行下去的信心和决心。成协中教授代表主办方进行了最后总结和发言,他再次深切缅怀尊敬的罗豪才教授,感恩罗老师对软法研究的倡议与坚持,使我们今天得以在软法这一主题之下相聚与分享,为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法治实践开启了一座富矿;其次,他对所有参会师友表达了感动,在如此繁忙的年末大家聚首法大共话软法,相信罗老师如果健在必然也会万分欣慰,今天所有参会师友的讨论、分享乃至批评,对于我们将软法研究推向深入都有重大意义。最后,他对辛勤高效的会务组同学表达了诚挚感谢。